9月27日《中华读书报》“读者看法”栏中,有《堂堂大教授不知(四库)书》一文,指出余秋雨教授“连《四库全书》都不清楚,以为可由私家收藏”的错误。记忆中,余秋雨先生被人指出诸如此类的“硬伤”已经不止一次了,也颇为他在学问上的粗疏而感慨。其实,诸如此类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。某位教授就曾把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的名字读成“纪均(筠)”,把指评《石头记》的名句“深得《金瓶》奥”读成“壶奥”——而这位教授的专业正是明清小说!眼镜固然是大跌,不过倒也并不觉得他们就名不副实。学问这东西博大精深,如果没有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,难免会在这儿那儿出现问题——就像视野上的盲点。
笔者以为,余秋雨之类的教授,长处在于思辨,在自己所经营的范围里,他们是有创造性的,的确做得比别人好。至于知识上的“盲点”,那是白璧之瑕(因为有些错误属于常识性的,比较严重,故而不敢说是“微瑕”)。晋时右丞傅迪,“读书虽多而无所解”,人称“书麓”。同样情况的南朝硕学陆澄,人则戏称“书橱”。“书麓”也好,“书橱”也好,与上面所提到的有“盲点”者正可作反对。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诸如此类的人物。他们可能满腹诗书,从不念错一字,从不弄错一典,但述而不作,缺少创造性思辨,终于空守一堆宝物而一无所获。
有“盲点”和做“书簏”或“书橱”都是不完美的,相形之下,笔者以为后者的价值似乎更小。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,“书簏”或“书橱”的功能,一台电脑完全可以替代;而在人文科学领域创造性的思辨则是任何计算机都是无法实现的。当然,也有饱学而能致用的。宋代的吴时就算一个,人誉之为“立地书橱”。既能学富五车,又能有创造性思辨,这是最理想的境界,然而,能进入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回头蓦见,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”之境的人毕竟为数不多。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,是不是有创意、但也有“盲点”的人该位列第二呢?
(华东师范大学 王意如)